函数组合大揭秘:6组神奇搭配 功能强大
函数,作为一种预先定义好的操作单元,只要我们按照既定的语法规则正确运用,就能轻松实现数据处理的各种需求。然而,在某些复杂的功能实现上,单个函数的力量似乎显得有些单薄。这时,我们就需要巧妙地将函数进行组合,看看它们究竟能创造出怎样的奇妙效果。下面,我们就来探讨六组这样的函数组合。
首先,我们来看第一组:Sumif+Sumif。这两个函数都以求和为功能,而Sumif函数更是具备根据单条件进行求和的强大能力。那么,如何通过这两个函数实现“单条件多字段”的求和呢?
目的:计算公司中名为“鲁肃”和“袁术”的员工的总月薪。
方法: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SUM(SUMIF(B3:B12,{'鲁肃','袁术'},G3:G12))。
解读:从目的可以看出,这是一个由两个单条件求和构成的复合需求。要实现这一目标,我们不得不借助Sum函数来实现一步到位的效果。
接着,我们来看第二组:Sum+Countif。求和与单条件计数相结合,竟然能迅速计算出指定范围内不重复值的个数。
目的:计算“学历”种类的数量。
方法: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SUM(1/COUNTIF(F$3:F$12,F$3:F$12))。
解读:在这个公式中,Countif函数负责统计F3:F12范围内每个单元格的值在F3:F12区域中出现的次数,然后作为除数,1除以每个值出现的次数,最终求和得到的结果就是不重复值的个数。
第三组函数:If+Vlookup。判断函数与查询函数的碰撞,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火花。
目的:根据员工姓名查询对应的工号,即实现反向查询。
方法: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VLOOKUP(K3,IF({1,0},C3:C12,B3:B12),2,0)。
解读:公式中的IF({1,0},C3:C12,B3:B12)将数据区域进行了重构,从而实现了查询的目的。
第四组函数:Vlookup+Match。这是一组经典的组合,可以根据指定的单一条件返回所有对应值。
目的:根据工号查询员工的所有信息。
方法: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VLOOKUP($K3,$B3:$H12,MATCH(L$2,$B2:$H2,0),0)。
解读:这个公式的关键在于参数引用的准确性,需要明确哪些是变量,哪些是定量,即哪些是相对引用或混合引用,哪些是绝对引用。
第五组函数:Index+Match。这是一种典型的查找引用组合,通过先定位再提取的方式,实现数据的查找。
目的:根据员工姓名查询对应的编号。
方法: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INDEX(B3:B12,MATCH(K3,C3:C12,0))。
解读:与If+Vlookup相比,这个组合更加容易理解,即先定位后提取。
最后,我们来看第六组函数:If+And或Or。这组函数组合在逻辑判断中非常常见。
目的:如果女同志的年龄小于40岁,则返回“优秀”。
方法: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IF(AND(D3='女',C3<40>
解读:这个公式通过And函数实现了条件判断,只有当D3单元格的值为“女”且C3单元格的值小于40时,才返回“优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