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Lookup轻松实现多条件筛选 高效技巧一网打尽
在谈及多条件判断时,相信许多朋友和小编的反应应当大同小异。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使用If或Ifs函数来进行判断,因为我们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,那就是进行多条件判断。然而,当我们使用If或Ifs函数进行判断时,往往需要嵌套或者使用较长的公式,这在逻辑或公式的编辑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。因此,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更加简便的Lookup或Vlookup函数来实现这一目的。
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:Lookup或Vlookup函数原本是用于查询引用的,为何又能成为判断函数呢?别急,接下来我会为大家逐一解读。
一、多条件判断:If函数法 该函数的主要功能是判断是否满足某个条件,如果满足则返回一个值,如果不满足则返回另一个值。其语法结构为:=If(条件,条件为真时的返回值,条件为假时的返回值)。例如,我们想要对“月薪”进行等级划分,<6000为五等,<8000为四等,<9000为三等,<9500为二等,≥9500为一等。具体操作如下: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IF(G3<6000,'五等',IF(G3<8000,'四等',IF(G3<9000,'三等',IF(G3<9500,'二等','一等'))))。
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,当需要对较多的“等级”或“层次”进行判断时,If函数需要嵌套使用,这样很容易出错,因此在实际使用中,If函数并不是处理多条件判断的最佳选择。
二、多条件判断:Ifs函数法 Ifs函数的主要功能是检查是否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,并返回与第一个True条件对应的值。其语法结构为:=Ifs(条件1,返回值1,[条件2],[返回值2]……)。例如,我们想要对“月薪”进行等级划分,<6000为五等,<8000为四等,<9000为三等,<9500为二等,≥9500为一等。具体操作如下: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IFS(G3>9500,'一等',G3>9000,'二等',G3>8000,'三等',G3>6000,'四等','五等'))。
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,Ifs函数的逻辑结构相对简单,但公式较长,随着“等级”的增多,公式也在不断增长,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。
三、多条件判断:Lookup函数法 Lookup函数的主要功能是从单行或单列或数组中查找符合条件的值。其语法结构为:=Lookup(查询值,数据范围)。例如,我们想要对“月薪”进行等级划分,<6000为五等,<8000为四等,<9000为三等,<9500为二等,≥9500为一等。具体操作如下: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LOOKUP(G3,$J$3:$K$7)。
需要注意的是,Lookup函数具有“向后兼容”的特点,即当查找不到符合条件的值时,会自动匹配小于查询值的最大值,并返回对应的值。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,使用Lookup函数实现等级划分的逻辑结构非常易于理解,公式长度也较短,实现起来比较容易。但是需要“等级”区域的辅助。
四、多条件判断:Vlookup函数法 Vlookup函数的主要功能是搜索表区域首列满足条件的元素,确定待检索单元格在区域中的行号后,再进一步返回选定单元格的值。其语法结构为:=Vlookup(查询值,数据范围,返回值的相对列数,[匹配模式])。第四个参数为匹配模式,可省略,此参数共有两个值,分别为一和零,1为模糊匹配,0为精准匹配。例如,我们想要对“月薪”进行等级划分,<6000为五等,<8000为四等,<9000为三等,<9500为二等,≥9500为一等。具体操作如下: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VLOOKUP(G3,$J$3:$K$7,2,1)。
与Lookup函数类似,Vlookup函数也具有“向后兼容”的特点,即当查询不到符合条件的值时,会自动匹配小于查询值的最大值,并返回对应的值。但是,此时匹配模式必须为1,即模糊匹配。
结束语: 通过上文的学习,我们已经掌握了使用If、Ifs、Lookup、Vlookup来判断等级的方法。与If、Ifs相比,Lookup、Vlookup在逻辑和公式长度上都具有优势。那么,如果让你选择,你会选择哪一种判断方式呢?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讨论哦!